特朗普即将入主白宫,却频频放出豪言壮语,妄图将格陵兰岛据为己有,扩大美国版图。此举必将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弹,法国外长的强硬回应更是预示着这场地缘博弈的激烈程度。
特鲁多在内外压力下辞职,但这并非终结,反而预示着加美关系面临更严峻挑战:美国吞并加拿大的可能性。特朗普公开展示一张美加合并后的地图,星条旗遍布,赤裸裸地展现其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的野心。
特朗普的如意算盘,加拿大未必买账。特鲁多、乔利及自由党已公开表态强硬拒绝,加拿大在这问题上寸步不让。然而,加拿大不低头,并不意味着特朗普垂涎已久的格陵兰岛也会同样强硬。格陵兰自治政府对此态度模棱两可,特朗普长子近期对努克的私人访问,其规格之高可见一斑。
格陵兰岛的归属牵动着欧洲神经,它与加拿大关联虽小,却与丹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丹麦身兼北约与欧盟成员国双重身份,格陵兰的任何变动都将直接影响欧洲局势。故此,一向标榜独立自主且与美国关系微妙的法国,这次率先打破沉默,主动出击。
法国外长巴罗近日接受采访,直言特朗普有关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的言论,赤裸裸地展现了强权政治阴影正笼罩全球。他警告法国及欧洲不可被吓倒,必须在军事及经济竞争力上增强大国实力。同时,他重申格陵兰岛乃欧盟领土,任何侵犯主权的行径,欧盟绝不容忍。
丹麦、德国和波兰三国近日就特朗普关于格陵兰岛的言论表态。丹麦方面强调格陵兰岛主权归属丹麦,并明确承担相应责任;德国则重申国际法中关于不以武力改变边界的原则;波兰则认为特朗普此番言论不过竞选余波,在其正式就职前并无实际约束力。
法国外长的强硬言辞,实则暗藏欧盟裹挟之嫌。特朗普动武强占格陵兰,法国真会出兵反击?即便法国愿为格陵兰而战,其他欧盟成员恐怕也难以同心,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,格陵兰对他们而言,既无战略价值也无开发能力。但这番风波赤裸裸地暴露了欧美间的裂痕,这道裂缝,早在特朗普上一届任期就已初现端倪。
说到底,欧洲担忧特朗普的“美国优先”政策。美国收缩,欧洲的处境便岌岌可危:北约的未来何在?欧洲安全如何保障?这些问题悬而未决,欧美关系的紧张已成定局。
